技术文章

article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IC离子色谱柱柱效的计算和直观提现讲解

IC离子色谱柱柱效的计算和直观提现讲解

发表时间:2021-01-1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170
   对于IC离子色谱柱柱效的计算和直观提现,可从塔板概念评价:
  根据塔板理论,可以计算一根色谱柱所达到的理论塔板数,或表达为每米理论塔板数n/m。把相当于一个理论塔板的柱子长度称作理论塔板高度H,通常采用有效塔板数N和有效塔板高度L来表达柱效,W为峰宽,W1/2为半峰宽:
  N=16(Tr/W)^2=5.54(Tr/W(1/2))^2=L/H。
  显然,N值越大,或H值越小,柱效越高。分散效果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固定相。
  从柱的算公式可以看出柱效主要跟理论塔板数和柱长有关系,那么什么是理论塔板数?
  理论塔板数中N是色谱柱效的参数之一,用于定量表示色谱柱的分离效率(简称柱效)。N取决于固定相的种类、性质(粒度、粒径分布等)、填充状况、柱长、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。如果峰形对称并符合正态分布,N可近似表示为:理论塔板数=5.54(保留时间/半高峰宽)²。柱效用理论塔板数定量地表示:N=16*(t/w)²。
  其中:t是溶质从进样到大洗脱峰出现的时间,w为该溶质的洗脱峰在基线处的宽度。在一色谱柱中用相同的洗脱条件时候,不同化合物的滞留时间与其洗脱峰宽度之比接近常数。因此理论塔板数大的色谱柱效率高。当然,N的大小和柱子长度有密切关系:理论塔板高度H=柱长/N,用H可以衡量单位长度的色谱柱的效率,H越小,则色谱柱效率越高。N为常量时,W随tR成正比例变化。在一张多组分色谱图上,如果各组份含量相当,则后洗脱的峰比前面的峰要逐渐加宽,峰高则逐渐降低。
  用半峰宽计算理论塔板数比用峰宽计算更为方便和常用,因为半峰宽更容易准确测定,尤其是对稍有拖尾的峰。N与柱长成正比,柱越长,N越大。用N表示柱效时应注明柱长,如果未注明,则表示柱长为1米时的理论塔板数。若用调整保留时间(tR’)计算理论塔板数,所得值称为有效理论塔板数(N有效或Neff)=16(tR’/W)。离子色谱柱的柱效一般由硫酸根的理论塔板数来计,理论塔板数可以由色谱仪工作站直接读出,一般离子色谱柱的柱效大于1000个塔板数。

地址: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211号旺旺大厦18F

邮箱:support@shodexchina.com

传真:021-62179879

  • 手机查看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23 力森诺科科学仪器(上海)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     sitemap.xml 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    管理登陆